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市场动态  > 正文

前沿热点:甘草学园 | 手法——心法

时间:2023-03-08 09:08:31     来源:哔哩哔哩

更多优质文章、名老中医免费直播、中医临床验案、书方药学习库,尽在“甘草学园”——纯粹、专业、平等、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,与中医同道共成长。

文章来源:甘草学园


(相关资料图)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igancao.com/aq

作者:胡晓蒙

“手法”一词,玄之又玄,妙之又妙。

中医特别重视“手法”,特别是针灸,特别重视补泻的手法,实则泻其子,虚则补其母,或补泻兼施的手法如龙虎捻转,龙虎交战,同样的取穴,手法不同,治疗的病症各不相同,亦可截然相反。

《针道摸象》中又言,“手法”实为“心法”,补泻之妙不在手而在心。细想起来,此与传统武术颇有相似之处,内家练气,讲就心到意到,意到气到,以神御气,以气御形。很多针灸家也将练气与运针相结合,以意领气,以气御针。亦记得有一次,自己正在气头上,一同学牙痛,让我处理一下,我在合谷消了毒,随便扎了一针,随意捻转几下,当时减轻一点,留针20分钟,取针时,说无效,我也未予理会。其实这样不对,自身心气不平和之时,不要给患者处理问题,徒劳无功。

无心之针,效从何来?

本来“手法”已然玄妙,又上升到“心法”更令人摸不着头脑,其实再想一想,其实也很简单,颇有意趣,当自己平心静气,专注于用手法为患者解决问题时,其实医者自己的气场已经在影响患者的气场,我们虽然不知道别人内心在想什么,但与这个人迎面走过或者靠近时,我们却能感受到是舒服还是厌恶。当用心给患者给患者取穴,行手法,运针时,效果是截然不同的,大二寒假,晚饭后,一对老太太,来我们家里找我,让我给点建议,一个说牙疼,吃了几天消炎药了,我双手同时按压她的合谷,按揉不足10下,欣喜道牙已不疼,第二天把西药扔掉,高兴地与邻居谈论。

回想刚开始跟倪海厦视频学针灸时,我取穴不过寥寥几穴,有时一穴,有时三、五穴,行针手法亦轻,不过补九,泻六,提豆许,插豆许,迎,随而已。第一次去给高中同学扎针治胃病,取了足三里,丘墟,养老,仅捻转补九,提豆许,同学说扎针是一种享受,那一周感觉胃口明显变好。大三,上了针灸课,老师常说强刺激,自己也在临床中逐渐用起来,有时效果不错,也弄的患者“龇牙咧嘴”,手法重,针感强,说白了就是比较痛,“龇牙咧嘴”能是享受吗?很多患者畏针,就是畏疼。

强刺激,强手法一定好吗?体格壮实之人尚可,体质偏弱反而损伤肌腠,适得其反。

倘若患者无气可引,医者心猿意马,手法再强,不过徒增患者皮肉之苦,于其疾病无益,手法强弱,因人而异。

扎针,讲究如临深渊,手如握虎,神无营于众物。

看病,亦何不是如此,心法亦常不是如此, “手法”即是“心法”的体现,心到,意到,气到,手到。手法有大的原则,遵守即可,重要的是“用心”二字,没有“用心”,一切技巧都是枉然。

I 原创声明

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,未经作者授权,严禁转载;

授权后转载请注明: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、作者姓名;

文中方药仅供参考,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,切勿擅自试药!

I 甘草医生声明

本文仅供学习用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我们尊重原创,若您转载本文,请注明: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、作者姓名。

若因版权纠纷、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,后果自负。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化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